ldquo同病同治rdquo治疗

时间:2022-8-15 18:24:51 来源:颈动脉动脉硬化

我自去年疫情以来,远程收治过四例未经任何西医治疗,患者和家属也不愿意采取西医治疗的肺癌和肺结节患者。这四例患者我都是未经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仅凭西医的诊断资料和通过网络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采取同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四人用药完全一致。除一例患者求诊时已经是终末期,病情过于严重,治疗效果欠佳外,其余三例患者治疗效果尚可。

在这三例患者中,一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经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一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经治疗后肿瘤增长受到控制,一年后复查未见变化;还有一例肺结节(疑似肺癌)的患者,经治疗二个月左右,肺结节缩小一半,此前因为肺结节引起的频繁干咳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同一时期,我也收治了多例西医治疗后的肺癌患者,虽然其中部分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但是都很难得达到这三例未经西医治疗的患者如此之好的疗效。究其原因,可能与屡经西医治疗后,患者的癌细胞已经进化得非常顽固,不易对付有关。癌细胞在多种治疗手段的打击下,也在不断的进化,以逃避人类医学对其自身的增殖的抑制,所以屡经各种治疗方法治疗的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往往比刚刚确诊的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更有耐药性。

传统中医讲究“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甚少提及“同病同治”——即相同的疾病应用同一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但屠呦呦教授从青蒿中提炼出青蒿素后,以之治疗疟疾,可以达到%的治愈率,这种治愈率是绝大多数的医生可望不可及的目标。这也说明了一点,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研究“同病同治”的道路,也是一条可行的路。

当然,这并不是否定传统中医“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合理性,“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对每个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有其合理性,验之于临床,也的确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只是在“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之外,也应该重视“同病同治”经验的探索。“同病同治”不但能使某些特定疾病的治疗方法标准化,更易学习和操作,而且也能与现代循证医学衔接,通过不断的积累数据,改进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肺癌是当今社会发病率排名第一的癌症,笔者专门研究中医抗癌,通过既往治疗过的患者的介绍,有不少肺癌患者向笔者求助,笔者也得以有用“同病同治”的思路研究中医治疗肺癌的临床实践机会。笔者曾经花费了多年时间研究“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的思路治疗肺癌,效果并不理想,很难取得可重复性疗效。所以,最近五年来,重点放在同病同治的研究上,反倒是用同样的一种思路,先后治疗数十例肺癌患者有效。

除本文开头提及的三例患者,尚有既往治疗的一些肺癌患者的效果也很好,其中有部分患者肿瘤消失后,追访超过三年时间,仍未见复发。但是因为笔者每隔半个月就会根据多数患者反馈的数据,对用药方剂进行适当调整,所以前期的患者所用的药与现在的患者不尽相同。未来的患者所用的药,也会与现在的患者所用的药不尽相同,这是因为笔者仍然在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治疗方案。

笔者目前所用的思路主要是用中医的扶正固本和攻毒散结相结合的思路,用黄芪、黄精、当归、薏苡仁、蟾酥、斑蝥、山蛩虫、丁香、地龙、白芨、莪术、仙鹤草、光慈姑等二十来味中药,组成复方,制成丸散剂,直接用水送服或装入胶囊中服用。同时让患者每服五天药,停用二天药,并嘱患者定期复查肝肾功能,根据患者肝肾功能指标调整用药剂量,以确保治疗过程安全,不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损伤。同时叮嘱患者禁烟禁酒,忌食辛辣油腻食物、腌制食品、烧烤煎炸食品,忌食容易引起过敏的鱼、虾、螃蟹和容易引起胀气的红薯和豆类等食品,多食用植物来源食品,适量补充动物来源食品,荤素搭配尽量控制在2:8。

病例一:湖北宜昌王某,69岁,年9月29日,因其有亲戚在笔者处治疗卵巢癌多年,病情稳定,所以在其亲戚的介绍下,向笔者求助。患者此前医院(医院)住院治疗(住院号:),确诊为:1.左肺恶性肿瘤;2.脑萎缩;3.胆囊结石;4.肾结石。确诊后,患者家属决定暂时不告诉患者真实情况,本地医生与患者家属谈话,表示预后不好。患者家属于是决定让笔者用中医维持一下患者的状况。该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是在体检过程中发现左侧肺部有恶性肿瘤,所以自己也未曾意识到自己罹患肺癌。

刚开始时,笔者用复方为该患者治疗了一段时间,但是效果欠佳。年3月18日,患者医院复查(检查号:CT,门诊号:),检查结果显示左肺上叶团块,纵隔淋巴结增大,较年9月10日所做的CT结果有进展,肺部病灶增大。

患者家属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停止中药二个多月,期间也不能下定决心是否进行西医治疗,西医也告知他们因为肿瘤所在位置不佳,治疗风险较大,预后不良。年5月26日,患者家属与笔者商量,可否更换一种思路治疗。笔者遂更换为笔者专用于治疗肺癌的同病同治的思路,让患者服用一段时间的药物再去复查。年6月28日,患者再在本地医疗机构复查时,患者肺部的病灶已消失。患者家属不胜诧异,怀疑此前是否误诊。

病例二:新疆肺结节患者李某,55岁,职业教师。年4月7日在新疆伊犁医院行CT检查(检查号:C,ID号:),结果显示右肺上叶胸膜下见直径约为0.8cm的结节影,医生建议定期复查。患者有干咳症状,持续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其爱人为肠癌,做了许多西医治疗,治疗过程较为痛苦,所以该患者想试试先用中医治疗,无效再考虑手术。年5月7日,患者向笔者求助。笔者按照病例一后期完全相同的治疗方法,给此患者用药。

患者服药后出现流鼻血的副作用,笔者有些担心,嘱其将用量减少到原剂量的三分之一到一半,服药后仍然有流鼻血的现象,笔者嘱患者停药,更换其他治疗方法。后患者意识到其在服用的阿司匹林可能也会造成这种副作用,所以不想更换中医的治疗方法。于是调整了自己的整个服药方法,流鼻血的副作用不再出现。患者坚持服药约2个月。

年7月15日,患者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复查(门诊号:,放射学检查号码:),诊断结果显示右肺结节已经缩小至4x3mm。患者干咳的症状在服药后也明显好转,到现在已基本不再干咳。

病例三:崔某,男,71岁,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年7月21日医院出院(住院号:),出院诊断:左肺上叶占位性病变(恶性可能性大,最大病灶已经有5公分多),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增大、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甲状腺结节、肺大泡、肺气肿、脑梗死、颈动脉硬化、锁骨下动脉硬化、主动脉硬化、前列腺增生伴钙化、左肾囊肿。

因为其亲友在笔者处治疗胸腺瘤,效果尚可,所以出院次日,即年7月22日患者家属即向笔者求助,表示因为患者基础疾病太多,年龄太大,不愿意进行西医创伤性治疗。

笔者按照病例一和病例二同样的治疗思路,治疗病例三,主要用药完全一致,仅因病例三家庭条件较差,减少了一些扶正固本的药物的用量。治疗至今一年余,笔者复查,病灶无变化,目前生存状态尚可。

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同样属于肺部的占位性病变,用同样的中药方剂去治疗,都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以上三例患者都未经笔者面诊和号脉,笔者诊断其疾病,主要靠西医的检查报告和网络问诊。这说明笔者所研究的“同病同治”治疗肺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疗效具有可重复性。“同病同治”思路虽然不同于讲究个性化医疗的中医传统辨证论治思路,但是医疗的核心在于疗效,只要有实际的疗效和可靠的数据,是不必拘泥于诊疗过程是否符合中医传统方法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psm.com/yfzl/1490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